亲密关系课·Chap2·识渣辨人,远离各类爆灯行为

这节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控制、逃避责任和虚假的未来承诺,教你如何应对和改善关系,如何设立健康界限,如何提高自我意识,如何寻求支持

这不是爱,是控制:辨别伪装成爱的操纵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亲密关系暴力” (Intimate Partner/Relationship Violence),它指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害,更包括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操控。控制欲强的伴侣,往往会以爱的名义,对另一半进行全方位的掌控

心理学研究发现,控制欲强、惯于操纵的人,往往有着很深的不安全感。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因此试图通过高度操控伴侣来获得安全感

这种控制,往往源于施暴者童年时期受到的创伤,如父母的过度管束、受到的语言暴力等

然而,这绝不是他们伤害他人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

学会辨识操纵者惯用的伎俩:制造内疚感、无理由的占有欲、言语暴力、目中无人的自我中心……当你觉察到这些危险信号时,请相信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感到自己被伴侣过度控制、操纵乃至于精神虐待,请千万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为施暴者找任何借口。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被操纵和控制的状态,请鼓起勇气说”不”

关键时刻失踪的”AFK情人”

小结:

在面对”AFK情人”时,不应一味自责和过度付出。需要冷静审视关系,看对方是否愿意真诚沟通和提供支持

过度的“拯救情结”可能让我们失去自我,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要学会为自己设限,分清“爱”与“责任”的边界。如果对方长期无法给予你需要的爱和支持,如果你们的相处模式让你感到痛苦多于快乐,那么,选择离开或许是一个更加负责任的决定

AFK:游戏中暂时不玩了,暂时离开了

“AFK情人”

他们往往在你春风得意时粘得很紧,在你得意洋洋时把你捧上天。但一旦你遇到困难,一旦你需要他们付出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就会找各种借口退缩,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AFK情人”往往有着不成熟的人格特征。他们可能有着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他们习惯于从关系中索取,但在需要付出时却退缩不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模式往往源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安全感逃避型依恋模式

还有一些”AFK情人”,则是因为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他们可能天生情商较低,难以体会他人的情感需求;也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学会在关系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如果身边有“AKF情人”该怎么办?

  • 不要一味地自责和付出
  • 不要妄图相信自己能拯救对方
  • 要学会为自己设限,学会分清”爱”与”责任”的边界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有义务去”拯救”另一个人,没有人有能力去承担起另一个人的人生责任。每个人的成长和改变,归根结底都需要自己的意愿和努力。你可以给予对方支持和鼓励,但你无法替对方做出改变你的伴侣诚实,沟通,慢慢来,并专注于自己,你可以更轻松和自信地驾驭这个过渡时期

“未来”承诺不切实际的画饼

小结:

在恋爱关系中,如果对方对未来的承诺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从未付诸任何实际的行动,它可能只是一个饼——一个用来填补当前关系漏洞的临时补丁,一个不切实际的画饼

长期的”画饼”和等待可能让我们失去对现实的判断力,降低自己的期望和底线。真正的爱情需要双方在当下做出实际的努力,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心意

勇敢面对现实,打破幻想,才能找到那个愿意与你共同经营当下、共同创造未来的人

在一些不健康的关系中,”画饼”往往成为一种常见的伎俩

当双方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其中一方(通常是付出较少的一方)会做出种种关于未来的承诺,来暂时安抚对方的不满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习惯于”画饼”的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 不愿意为当下的关系付出实质性努力的人,更习惯于用语言和承诺来填补关系中的裂痕,而非真正地去反思和改变自己
  • 以自我中心,总是将自己的需求置于伴侣之上
  • 逃避责任,总是把关系中的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自己的行为

所以,当你在一段关系中,不断地听到那些关于未来的种种承诺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些承诺,是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是否从未见到任何实际的行动?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危险信号,预示着你正置身于一段”塑料爱情”之中

真正的爱情,从来都不只是甜言蜜语,从来都不只是关于未来的画饼。它需要双方在当下就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需要双方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心意

与其被那些未来的承诺所蒙蔽,不如学着看清当下,看清伴侣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

带着爱的面具的自私鬼

这小节里主要是对上几个小节里面,过多出现的现象和行为做一个总结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小矛盾可以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但对于那些有人格障碍的人来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冲突可能会成为一件难以逾越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抛弃而退缩,或者通过强硬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这些行为,看似是出于”爱”,实则隐藏着深深的自私

研究表明,依恋风格是决定人格障碍患者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关键因素。安全依恋型的人能够信任伴侣,而不安全依恋型的人则总是担心被抛弃。这种恐惧会导致他们要么回避亲密关系,要么焦虑地紧紧抓住伴侣不放。

4种依恋类型(根据两个维度来区分:回避亲密的程度、有些人会比较担心被抛弃)
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

这里要强调一点:依恋型,它不是一个区分非常明确的四个种类,而是说所组成这个类型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回避亲密的程度,一个是担心被抛弃的程度,是由这两个程度来决定我们的这个依恋类型的程度

也就是说,可能有的人介于安全型跟痴迷型中间,也有人可能是安全型和疏离型的中间(请看下图)

图片[1]-亲密关系课·Chap2·识渣辨人,远离各类爆灯行为-购买会员


害怕被抛弃的恐惧

表现:

  • 过度需要伴侣的确认和保证
  • 反复质疑伴侣的忠诚度
  • 无理由的嫉妒和多疑
  • 试图限制伴侣的社交活动

心理机制::这种行为通常源于童年时期的不安全依恋。

重要的是要理解,表现出这种行为的人并非有意操纵或控制伴侣。相反,他们是在本能地响应内心深处的恐惧

如果你刚刚好有这样的伴侣,或者有这样的朋友亲人,该怎么做呢?

1.经常表达你的爱和承诺。“我很喜欢你”“我很爱你”

2.答应对方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3.帮助他们建立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比如说,鼓励发展一些个人兴趣;多赞美他们的优点和成就

4.尽量的去认真去听,不要去评判

5.建立一个你们之间比较稳定的日常互动模式。比如说,有些人一定要说早安晚安

三大爆灯行为总结&分析

回避亲密的防御机制

有些人因为害怕受伤而选择回避亲密关系。这种行为看似是在”保护”自己和对方,实际上却剥夺了双方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机会

表现:

  • 情感上保持距离
  • 拒绝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 在关系变得太亲密时后退或逃避
  • 难以表达爱意或接受伴侣的爱

心理机制:这种行为通常源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针对此类型,如何让对方突破自我保护机制

  1. 尝试循序渐进的建立亲密
  2. 重视你们之间非语言的沟通
  3. 尊重对方的偏好
  4. 庆祝每一个小进步

以爱之名的控制

有些人会以”为你好”或”因为爱你”为由,试图控制伴侣的行为和选择。这种看似出于关心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剥夺伴侣自主权的自私表现

表现:

  • 以”为你好”为由干涉伴侣的决定
  • 试图改变伴侣的性格或习惯
  • 对伴侣的行为进行过度的批评和指导
  • 用情感勒索来影响伴侣的选择

心理机制:这种行为通常源于对失控的恐惧和对完美的追求。

如果伴侣有这样的倾向,或者说有这样的行为的话,应该怎么做?

  1. 一定要认清情况,并且设立一个界限,你要学会去识别这些情感勒索的表现
  2. 明确表达你的界限。,坚持你自己的一部分的自主权
  3. 用陈述的方式表达你的需求和感受,同时需要你比较温和的去尝试引导伴侣,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逃避责任的借口

当关系出现问题时,有些人会以”我这么爱你”为借口,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将自己的不当行为归结为”爱得太深”,而不是正视自己的问题

表现:

  • 用”因为爱你”来解释自己的不当行为
  • 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找理由开脱
  • 将关系问题归咎于”爱得太深”
  • 利用伴侣的爱来逃避应尽的责任

心理机制:这种行为可能反映了个体对失败和责备的恐惧。

如果对方有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 明确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以‘我’的陈述句,我觉得怎么怎么样
     
  2. 强调:如果对方逃避责任,那这对我们的关系会有怎么样的负面影响(沟通小技巧:啊当在沟通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我们”的这样的词语)
     
  3. 某些事情上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就是说你不接受无责任不负责的行为,一旦对方出现这样的行为,或者自己可能出现这样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有一个方式,共同去解决这个事情,不能让对方觉得好像他不负责任,你就能够原谅他

如何逃离“塑料亲密关系”

提高自我意识

  • 进行自我反思,识别自己是否有被操纵或控制的感觉
  • 保持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关系中的互动模式
  • 学习辨识操纵和控制的行为特征

设立健康界限

  • 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界限
  • 学会说”不”,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 保持自己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

改善沟通

  • 学习”我陈述”沟通技巧,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指责对方
  • 倾听对方的需求,但不屈从于不合理的要求
  • 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方面妥协

寻求支持

  • 与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处境
  • 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关系治疗
  • 参加支持小组,与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

提升自尊

  • 参与能提升自信的活动
  • 设定并实现个人目标
  • 学习自我肯定的技巧

评估关系

  • 客观分析关系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
  • 思考这段关系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 如果关系有严重问题,考虑是否需要暂时分开或结束关系

制定安全计划

  • 如果感到有被虐待的风险,制定离开的安全计划
  • 收集重要文件和必需品
  • 了解当地的庇护所和支援服务

这些建议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重要的是要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

如果感到情况危急或无法独自应对,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健康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而不是控制和操纵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打赏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